资讯
非遗螺钿、现代版画、植物拓染……新泾镇将10余项非遗及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引入暑托班
近日,新泾镇依托2025年区级爱心暑托班平台,创新推出“非遗传承·文化润心”青少年传统文化课堂系列活动。目前,该活动正在西郊学校和延安初级实验中学的5个暑托班火热开展,为每期150名学生带来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
针对市民提出的丰富暑托班课程内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新泾镇精心策划,将传统漆扇制作、螺钿镶嵌技艺、创意纸浆画、非遗树叶贴画、纸浆画创作以及融入现代元素的云南瓦猫彩塑、创意版画等十余项非遗及传统文化体验课程,系统性地引入爱心暑托班课堂。课程采取“理论讲解+示范教学+动手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每班配备志愿者全程辅助,确保孩子们在专业指导下安全、有效地体验非遗魅力。
如何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吸引当代青少年?课程设计者深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邀的非遗讲师们大胆创新,巧妙地将孩子们熟悉的流行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技艺教学中。“我们特意把小朋友喜欢的哪吒、蛋仔这些卡通形象和非遗结合起来,” 非遗课程讲师赵杨在课堂上边指导边介绍,“比如在现代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我鼓励他们塑造自己熟知的卡通造型,结合瓦猫的特点。只有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更有动力去了解、尝试制作非遗作品,才可能让更多人知道并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效果显著。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创作。四年级的小学员钱依槿举着自己完成的版画作品开心地说:“今天我画的是蛋仔!我觉得这个课程非常有趣!” 五年级的小学员丁骏杰则骄傲地展示着以神话人物“敖丙”为灵感的版画:“我以前没学过版画,在暑托班学到了,感觉特别有趣!”
孩子们专注的眼神、灵巧的双手和完成作品后的喜悦笑容,正是活动价值的最佳诠释。在亲手打磨漆器、拼贴螺钿贝片、印制版画、塑造个性瓦猫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习了传统工艺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新泾镇将“非遗传承·文化润心”系列活动引入爱心暑托班,不仅精准回应了市民对优质暑期文化活动的需求,有效丰富了暑托班的教育内涵,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通过系统化、趣味化的非遗体验,新泾镇正积极培养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新生力量,为涵养地区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古老技艺在青年儿童手中焕发出蓬勃的时代生机。
热点信息
-
近日,雄安新区启动区中绿里项目入口广场上,“非遗流传,匠造雄安”安心党建文化节热闹启幕。易安社区百余...
-
锣鼓咚咚不停,影人上下翻飞。7月12日上午,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唐山皮影戏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