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海盐县沈荡镇聚力新阶层人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日期:2021-12-21
浏览:
来源:
作者:海政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共识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作用。2021年以来,海盐县沈荡镇以打造“冯夷文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将更多新阶层人士中文化爱好者、自由职业者的代表人士团结凝聚起来,通过建阵地、设课堂、树品牌不断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聚资源扬优势,服务塑造新品牌
2021年,海盐县沈荡镇借助冯夷文化街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入驻在老街上的一批从事非遗国学传承、文化艺术创作的14位新阶层人士联合起来,成立沈荡冯夷文创联盟,并建立“冯夷文创”新的社会阶层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平台载体,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活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深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突出本地特色,厚植老镇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打造了“非遗进校园”“我来说国学”“冯夷文创论坛”特色活动内容。
挖资源细谋划,创新发展新理念
12月10日,助力“双减”,民间文化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少儿茶艺”在海盐县沈荡小学举行。“冯夷文创”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苏小乔以“少儿茶艺”为课题,通过讲解茶文化历史、茶艺流程、少儿礼仪等内容,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民间文艺传承与良好的道德行为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活动,更是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我也想试一试”“这真的可以酿出酒来吗”“叔叔我这样操作正确吗”……在日前举行的沈荡小学第五届开酿节上,沈荡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庞卫华被同学们团团围住,耐心地解答着他们的疑惑。
身为第四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庞卫华致力于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他先后组织开展100余场次“寻根非遗”“非遗进校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依托立冬开酿文化旅游节,不断传承发展修缸补坛技艺、黄酒酿制技艺、酱油酿造技艺等非遗文化。
“酿酒很有意思,和小乔老师带我们喝茶一样有趣!”王同学笑容满面地说。“秉承工匠精神 体验古法酿造”非遗进校园活动中,不仅让小朋友们亲手体验了一番酿酒过程,还了解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捧真心交朋友,同心聚力助发展
推进“统战+”融合,离不开“土专家”“乡创客”。海盐县沈荡镇借助文化街区不断拓展“朋友圈”,壮大创新创业主体,推动出台激励政策、优化招商环境吸引“外来客”,也不断丰富街区文化、老镇文化。
接下来,沈荡镇将充分发挥沈荡冯夷文创联盟的资源优势,加强支持引导,不断丰富“非遗进校园”“我来说国学”“冯夷文创论坛”等品牌内容,每年定期举办系列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老镇生根发芽,让创业创新的火花在思想碰撞中迸发,为建设“醉美水乡老镇 活力融嘉新城”贡献新阶层人士的智慧和力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7月21日,教育部召开年中推进会,盘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战略...
-
7月14日,“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2025”开学礼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来自港澳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