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传统文化进校园 崂山这样“圈粉”
日期:2021-12-02
浏览:
来源:
作者:崂文宣
为让‘双减’政策更好落地落实,崂山区创新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新模式,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出新精彩。
这里是王哥庄街道的宁真小学,学校把国家级“非遗”项目螳螂拳引入了校园,开设青岛首个螳螂拳特色课程,聘请太极螳螂拳传人给学生们授课。五年级学生唐会翔学习螳螂拳已经有五年时间了,拳法、刀术、棍法等部分招式动作已经掌握的十分熟练。
在宁真小学,全校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武术课,每周六上午一节社团活动课,并举办校园武术节,参加各种演出和志愿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
让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开展浸润式学习,崂山区各基于学生特点、学校特长、当地文化特色,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沙子口街道汉河小学的京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小有名气,学生们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学习京剧,选拔100多名学生加入京剧社团,多姿多彩的校园里总能听到孩子们最美的戏曲童声。
如今,学校已经把京剧融入教学教学各个环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角落,创编“戏动童心”京剧操,“童梦飞扬”啦啦操,花样跳绳操---孩子们也登上了央视春晚等舞台,典雅的戏曲艺术已经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绽放。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现在的崂山校园,处处都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工艺精巧的剪纸、心灵手巧的面塑制作、舞步灵活的高跷、内涵深邃的甲骨文等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校园体验经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为推进“三新”领域“两个覆盖”工作落地见效,近日寿阳县妇联主席李小青带队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传统文...
-
7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