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产业 儒家 释家 道家 产业 历史 地理

山东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付玉婷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2-31
摘要: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2月29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加快实施“十大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行解读。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2月29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加快实施“十大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和《指导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我省“抢数字时代先机、抓创新发展风口”的战略考量和坚定决心。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经济发展摆到空前高度,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长”,提级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促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增长点,今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预计将提升2个百分点、超过47%。“出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副省长周立伟介绍。

《意见》聚焦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以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为主线,提出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0%。在重点任务上,主要围绕突破重点数字产业、深化产业数字赋能、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激活数据资源价值、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健全数字治理体系、优化数字发展环境7个方面持续加力,不断开辟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

《指导意见》坚持以实施“链长制”为总抓手,以“十大工程”为主路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到2025年突破2.2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在重点领域上,全力实施集成电路“强芯”、高端软件“铸魂”、先进计算“固链”等十大工程,提出各细分领域主要着力点和2025年具体目标,加快打造发展新优势。在实施路径上,将主要通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做强发展主体引擎、拓宽市场应用空间、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6大具体任务,扎实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意见》和《指导意见》紧密衔接数字中国、国家信息产业规划以及我省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等文件,结合我省数字经济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全面落实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既适度超前又切实可行。对数字经济领域每年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数量、重点人才工程支持数量也予以明确,并提出设立100亿元基金、完善考核评估等系列措施,确保进一步统筹资源、形成合力。

“近年来,山东全面拓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空间,努力以‘数字变量’撬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数字化发展之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透露,下一步,山东将重点抓好“四个加力突破”:在全面提升数字产业上加力突破、在持续深化赋能应用上加力突破、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上加力突破、在全面筑牢基础支撑上加力突破。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空天信息等新兴未来领域,培育典型场景、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打造一批新增长点。

数字产业项目是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围绕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山东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数字产业项目,优先支持工艺技术国内外领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我省产业链条断点和布局空白的数字产业项目。据介绍,我省开展了首批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形成了首批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名单,共100个项目,总投资1833.48亿元。

          这100个重点项目均与实体经济紧密衔接,其中25个人工智能项目涵盖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平台、数字化工厂等领域。经估算,100个项目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2226.67亿元,新增利润409.61亿元、税收124.9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加速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