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东营垦利老十五村三产联动塑渤海样板
多年来,东营市垦利区老十五村村民“靠海吃海”,过着“捕鱼捉蟹,船上住、水上漂”的生活,随着近年渔业资源的匮乏,以近海捕捞为生的渔民陷入了“发展无方、致富无路”的困境。老十五村找准突破方向,立足“渔文化”资源禀赋,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了“景区+渔港+湿地”的黄金文旅三角区,探索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兴产、以产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村庄先后被评为“全省景区化村庄”“第二批省级民宿集聚区”全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和新华网“发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一是创新运营模式,赋能旅游发展新活力。政经分离,构建旅游发展架构。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独立法人,进行集体资产与旅游资源管理开发;建立 “两委一社联席会议”,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清产核资,激活旅游资源价值。深入开展集体未利用地、宅基地等价值评估,将 14.5 亿元资产纳入资本金,为旅游项目开发夯实资源根基。股权赋能,畅通旅游富民路径。制定成员身份认定及收益分配办法,构建 “20% 公益金 + 80% 股东分红” 的分配机制,让村民变身 “股东”,共享乡村旅游发展红利 。
二是文旅赋能提质,打造渔村振兴新场景。“全域提升”扮靓渔村图景。探索“渔业+光伏”“产业+旅游”“休闲+体验”发展模式,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渔村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入选省级景区化村庄。“文旅融合”带动渔村提质。大力发展渔文旅产业,围绕“品尝海鲜美食、参与渔家民俗”等主题,连续举办了春季“开凌梭美食节”、夏季“红光有囍 敖包相会”、秋季“渔海船说”嘉年华、冬季“冰雪奇缘”、五一“渔乐无限,海好有你”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群众用工50余人,实现营业收入380万元。
三是三产联动升级,构建融合发展新范式。积极发挥文旅市场作用,先后成立锦帆、海帆、聚帆专业合作社。与东营市垦利区河海农业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运营,提升经营专业化,带动群众抱团发展。抓住电商销售热点,2024年以“村支书海哥”抖音号为销售平台,销售船宿、垂钓乐园等达100余种产品,平均10分钟下单量多达490余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18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600万元。全村资产估值14.5亿元。
老十五村的蝶变,是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激活文化基因、重构产业生态、创新治理机制,昔日的传统渔村正焕发新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渔文旅体康”五维融合的“渤海样板”。
热点信息
-
多年来,东营市垦利区老十五村村民“靠海吃海”,过着“捕鱼捉蟹,船上住、水上漂”的生活,随着近年渔业资...
-
7月3日,济南京沪会客厅内,六组校友人才项目签约代表依次登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雷天柱与山东成福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