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东营:“义务锣鼓队” 让村民减负不减喜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怎么破?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五七村村委会干部支妙招——自行组织移风易俗民间艺术团,免费为该村儿女嫁娶服务的“锣鼓队”,“减负不减喜”!
此前,黄河口镇五七村与众多乡村面临同样的治理难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宴席规格、随礼金额逐年攀升,尤其高额彩礼成为不少家庭的沉重负担。
近年来,黄河口镇五七村围绕“破陈规、树新风、减民负”的核心目标,结合本村实际,主动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让文明新风尚真正融入村民生活、深入民心。
艺术团“搭台”,喜事减负不减喜
群众有呼声,组织有回应。面对陈规陋习带来的民生痛点,五七村红白理事会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村里几位热爱文艺的老党员率先提出组建民间艺术团,以“免费鼓乐服务”替代传统婚庆中的商业演出,既保留喜事的热闹氛围,又直接减少村民开支。提议一经发布,迅速得到村民积极响应——有乐器的村民主动捐赠锣鼓、唢呐等道具,有文艺特长的村民自发报名加入,短短一周内,“五七村民间艺术团”正式成立。为让服务更贴合村民需求,艺术团还建立了“喜事提前对接”机制:每当村里有婚嫁事宜,队员会提前与新人家庭沟通,结合其喜好编排鼓乐节目。婚礼当天,队员们早早到场调试乐器,从新人接亲的“迎宾曲”到仪式环节的“祝福调”,用震天的锣鼓、悠扬的唢呐传递热闹氛围,既保留了婚礼的仪式感,又省去了商业演出的高额费用。
巡演“传理”,婚俗新规入人心
除了为嫁娶提供鼓乐服务,艺术团还积极响应“婚事简办”的号召,精心编排了《低价彩礼》等戏曲节目,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剧,展现了高额彩礼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以及“婚事简办”带来的好处。演出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与村民们积极互动,引导村民们树立正确的婚俗观念。“大家觉得高额彩礼好不好呀?”“不好!”“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婚事简办!”在一场场巡演中,演员们与村民们的互动热烈而融洽。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婚事简办”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让“婚事简办”从政府倡导的“政策语言”,转化为村民认可的“生活语言”,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新风“扎根”,喜事新办成常态
如今走进五七村,移风易俗的成效随处可见: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场景少了,“一桌家常菜、一场义务鼓乐”的简约仪式多了;彩礼攀比的议论少了,“量力而行、幸福就好”的共识多了。村民们普遍反映,红白理事会牵头、艺术团发力的移风易俗工作,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更让邻里关系更和谐、家庭氛围更温馨。
黄河口镇五七村义务民间艺术团不仅传承了传统锣鼓文化,更有效遏制了红白事铺张浪费之风,将传统文化与婚俗改革相结合,这种“减负担不减温度,改形式不改真情”的创新实践,移风易俗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借鉴。
热点信息
-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怎么破?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五七村村委会干部支妙招——自行组织移风易俗民间艺术团,免...
-
中秋佳节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包联户、结亲户感受到节日的温暖与关怀,温宿县纪委监委驻吐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