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聊城:文明与善治的双向奔赴
文明城市创建同基层治理一脉相承、内在贯通,基层治理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和保障,文明城市创建是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二者在目标上高度一致。
聊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文明城市创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实践,实现文明与善治的双向奔赴,为各地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借鉴经验。
机制引领,基层善治有合力
基层治理以小见大,文明城市创建细“治”入微,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离不开系统思维,更离不开顶层设计。为推动基层治理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聊城以“三治”之力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精准高效的治理体系。
突出“智治”,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委定期听取汇报,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总体部署和阶段性推进。主要领导多次实地督导,各级领导下沉一线办公,持续推进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聊城多次召开抓文明建设促基层治理推进会,总结莘县、冠县等地成功经验,聚焦大局所需和群众所盼,并提出要坚持“三融六抓”,久久为功,项目化开展工作。
突出“共治”,健全联动协作机制。建立职能部门与属地街道协同机制,创新“城警联动 并肩行动”机制,彻底消除城市管理“盲区”,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
违法停车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聊城将治理违法停车作为行动突破口,创新将城市道路及路沿石以上建筑退线区等公共区域列为联合执法范围,填补部门执法空白。联合执法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高效协同,全覆盖巡查,针对违停常见、多发领域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市城区街道车辆停放秩序明显改善。
突出“细治”,健全精细管理机制。探索出“定期与暗访结合、交办与整改闭环”的全方位督导办法,形成“走街”办公工作模式,推动工作在一线解决,2024年累计解决问题2000余个,助推基层治理质效提升。
为提升街道整洁程度,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全体科级干部带队,每天早晨开展创城走街活动,深入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巡查街面、暗访商铺,设立工作台账,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进行整改,召开晨会交流心得,要求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先进做法。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柳园街道科级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全员在岗,以“绣花”功夫做实创城细节,使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志愿服务,基层善治有助力
“伸出左手,从上到下,拍打右臂……”2月26日,茌平区信发社区大学体验营十分热闹,40余名老年人齐聚一堂,跟志愿者学做拍打养正操。班主任张晓青介绍,随着时代发展,中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茌平区充分整合各类阵地资源,不断完善服务,于2024年12月20日开设了第一期社区大学体验营,在家门口为群众搭建起集生活与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成功将传统养老模式转变为丰富多彩的“享老”模式。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聊城不断加强项目推动、示范引领、品牌打造,以创新方式持续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全市现有各类注册志愿服务队伍5200余支,注册志愿者98.3万余人,培育出“两河喜鹊”“尚善水城”“水城巾帼美”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聊城还建立了市级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38个,涵盖服务中心大局、百姓民生、基层治理等领域。为实现公益资源“供给侧”与“服务端”有效匹配,聊城积极探索社企对接模式,举办了首届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储备赛暨社企对接会,在35个志愿项目中选拔14个进行路演,现场对接社区资源和爱心企业资源。2025年计划开展活动300余期,与100余家爱心商家实现长期合作。
坚持多方联动,以志愿服务暖人心、聚民心,如今,志愿服务不仅成为聊城文明城市创建的一张亮丽名片,还为基层善治提供了强大助力。
守正创新,基层善治有活力
创建文明城市,深化创建领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新治理模式、利用新技术手段是关键。为了打造文明之城,为群众开创美好生活,聊城在“创新”二字上下足了功夫。
创新理念,打造服务群众的特色品牌。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市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共建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我们的节日”品牌。同时拓展“热心市民”工作,将民生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教育等有机融合,培育打造“市民巡访团”“聊城二哥”等群防群治品牌。
市民小杨在一家安保公司工作,他报名成为一名“聊城二哥”,谈起感受,他说:“能为聊城的平安建设出一份力,我感觉很荣幸。”市公安局成立“聊城市志愿者警务协助联合会”,探索“群防群治+志愿服务”的聊城新模式,吸纳群众担任“聊城二哥”。他们人熟、地熟,能够时时处处留意治安隐患,积极提供线索,让聊城公安眼更亮、耳更灵,为平安聊城建设贡献力量。
创新载体,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同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用科技赋能文明城市创建,着力推进城市运行数字化转型,用信息技术服务群众文化需求,持续推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公交”等城市管理平台建设,让城市治理更加规范、群众服务更加贴心。
为了普及AI知识、激发公众科技兴趣、促进公众对科技的理解与应用,临清市大辛庄街道歇马亭社区常态化开展AI教学,教居民如何利用AI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难题,居民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创新形式,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聊城把精神文明建设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制作推出“致敬城市微光”系列文明宣传片、“文明有礼”系列宣传动漫等一系列生动、感染力强的公益宣传片。
为了打造多场域、多频次的社会宣传场景,聊城推出“我为城市建言献策”、“两河明珠”城市健康跑、“文明有聊”抖音互动等活动,全面增强群众城市认同感、荣誉感。
热点信息
-
近期甘肃、青海两省公安、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召开协作机制研商会,聚焦环线旅游交通安全关键问...
-
8月21日,甘肃省文化旅游工作推进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