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山东威海:文旅公共服务实现“全时乐享”
“童声飞扬·盛夏绽放”山东省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简称“群艺馆”)少年合唱团合唱音乐会落幕,孩子们用纯净的童声诠释经典旋律中的岁月诗意。
“是群艺馆的公益培训课启蒙了孩子的艺术梦想。”学生家长赵培霖说,他的两个孩子都是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
过去几年,威海市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市民与游客获得感的关键任务,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初步实现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的“全时乐享”,通过“建立共性需求清单—明确本地具体—项目完善提升”的流程,为市民量身定制多元化的服务项目。
2024年,威海市采取与区市联动、第三方督导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42个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并对“圣果·乐园”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15个市级优秀项目进行重点指导与宣传推广。例如,荣成市的“银杏树下·七夕恋歌”传统婚俗文旅融合发展项目,通过举办集体婚礼、非遗市集、民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满足了当地村民保护千年古树、传承婚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给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
截至目前,威海市已累计实施300余个文化公益创投项目,培育基层文化志愿团队500余支,培养基层文艺骨干1万余名,受益群众超30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文旅服务向“菜单式”“订单化”发展。
在阅读服务的提供方面,威海市推出“威图到家”网上借书服务,只要是市图书馆的注册读者,只需登录图书馆网站进行网上预借,图书就能被送到指定的城市书房,读者日常散步时便能取到心仪的图书。威海市图书馆还联合24家阅读组织成立“爱阅”读书联盟,精心策划“阅读+行走”特色主题路线,每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00余场。
威海市还积极创新文化空间服务形式,推动文化服务向“全民、全域、全时、全龄”方向拓展。围绕全民艺术普及的目标,威海市群艺馆推出四季公益培训活动,针对成年人举办摄影、曲艺等门类的培训,年均受益达8万余人次;针对未成年人开展舞蹈、非遗体验等艺术普及活动,年均培训1200余人次。馆内还设有非遗展馆,展出20余个非遗项目……
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方面,威海通过微改造的方式,打造了无观书店、天和美术馆等30处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些空间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形成优势互补,打造出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空间新场景。
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的背景下,威海市以镇街综合文化站为抓手,不断优化基层文化资源配置、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其中,威海市以“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建设年为主题,组织开展四季“村晚”、送戏下乡、非遗培训和展览等活动,让基层百姓能够更直观、便捷地参与进来。
此外,威海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精致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城市大脑”旅游数据平台,整合游客流量、消费习惯等数据,为优化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2024年以来,威海市创新智慧旅游管理路径,建设文旅监测平台,实现A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视频全覆盖;打造“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的智慧商圈管理模式,集成安全预警、客诉分析等功能;开发“千里山海平安游”小程序,实现了智能监管和数字化治理。
热点信息
-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学旅游基(营)地名单,新疆艺术剧...
-
8月4日上午,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东西部协作非遗赋能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