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青岛海伦路街道:突出邻里互嵌 打造多维“红石榴”矩阵
青岛市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创建“同心汇海 石榴红”民族团结服务品牌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与街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融合互促,聚力打造街道社区、网格楼院、楼宇园区多维“红石榴”矩阵,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夯实互嵌根基 建强民族团结“主动力”
组织引领纵向到底
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民族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党组织的有效覆盖、有形服务、有序引领、有力支撑,形成一贯到底、高效快速的民族工作闭环。
联席会议横向辐射
建立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民族工作“圆桌汇”20余次,提升各族群众在学习、娱乐、就业、创业中共创共建共享共乐的基础条件,推动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科室社区通力合作、驻街单位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共同体”。
宣传教育多维发力
创新“理响海伦”宣讲品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用好于春山党代表工作室、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80余次,切实提升民族团结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关活动动态在“中央统一战线”网站刊播。
搭建互嵌平台 夯实民族团结“主阵地”
开设“红石榴”帮办窗口
立足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之窗、群众之家”功能定位,依托街道、社区、楼宇党群服务阵地开设“同心汇海 红石榴”服务窗口10个,配备“红石榴”服务帮办专员50余人,深化一窗受理、智能自助、无证明办事等举措,为各族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260余次,发放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宣传手册2600余份。
创建“红石榴”服务驿站
坚持功能全面化、配置标准化、资源整合化,依托网格党群服务站打造“同心聚格”网格民族阵地26个,开展协商议事等特色活动180余场。依托商务楼宇建立“锋领·同心汇”楼宇民族工作阵地,开展“同心宣讲会、同心政策汇、同心服务帮、同心志愿行、同心议事厅”6项特色服务50余场,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精细化的“楼门口”民族团结之家。
打造“红石榴”主题公园
以老旧街区改造为契机,在四方实验小区将邻里和睦文化向民族团结文化延伸,采用景观小品、公益广告等方式,打造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与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家门口”红石榴网红打卡地,惠及居民1480户。
丰富互嵌内涵 培育民族团结“主力军”
创新志愿服务机制
将民族团结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健全激励机制,创新“海伦爱心积分卡”,对民族工作中影响力大、群众反响好的志愿者给予积分兑换奖励150余次,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选树褒扬,营造见贤思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建强志愿服务队伍
组建8支“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凝聚“红色合伙人”、一线工作组等50余家单位合力,按照“群众按需点单、志愿服务精准派单”的方式,开展便民大集、点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务1350次,化解急难愁盼185件。
拓展志愿服务场景
坚持需求导向,将民族团结志愿服务与党群服务、文体服务等有机融合,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日、邻居节等活动载体,开展插花融情促团结、非遗剪纸进楼宇、民俗文化大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120余场,厚植民族团结根基,凝聚和融发展力量。
(青岛市委统战部)
热点信息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