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东营区教育局:让教育满意之区的答卷惠及千万学子
日期:2021-12-12
浏览:
来源:
作者:劳海滨
过去五年,东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着力抓党建强根基、抓公平促普惠、抓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全区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73所,在校生79275人,教师7103人,教育规模跃居全市各县区首位。2021年,东营区教育局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紧紧围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力推动东营区教育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教育体制融合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东营区坚持“区域统筹、名校拓展,布局优化、均衡发展”的思路,持续扩大集团化和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顺利接管油田32所幼儿园、23所中小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采取“城区校+农村校”“优质校+薄弱校”的“1+X”管理模式,组建15个义务教育集团、15个学前教育集团和8个镇街学区联盟,实现全区6所农村薄弱学校、18所油田划转学校、26所油田划转幼儿园全部纳入集团和学区一体化管理,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三方四国”办教育的历史,划时代构建起油地全面融合、城乡全域覆盖的基础教育共同体格局。区教育局综合考虑油地生源分布、校(园)承载能力等因素,在尊重历史、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打开院墙,合理统筹为39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5所公办幼儿园划定招生片区,历史性实现了油地融合招生和适龄儿童家门口就近入学(园)。
东营区将教育项目持续纳入区级民生实事,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幅高于10%,一直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自2016年起,连续实施三期教育惠民工程,按照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组织小班化、学生成长个性化、学校治理规范化的“六化”标准,开展现代学校试点建设,完成投资54.2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98所(其中,油田移交56所,农村7所),扩增中小学学位26590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0740个,有效缓解了“入学难”“入园难”,彻底消除了56人及以上“大班额”,实现千兆到终端、万兆进学校、无线全覆盖的数字化校园全面升级。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安全实现品质跃升
2016年以来,全区投资18.5亿元,新建文华学校、黄河中学等7所学校,新增2万余个学位,实现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清零;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4350个。全区投资4.48亿元,对胜利花苑中学、胜利第一小学等21所市胜利教管中心划转学校续建、拆除重建或改造提升。2018年至2020年,共投资8266万元,为全区学校、幼儿园配备办公用品、教具、学具等,“硬核”提升全区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
针对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等问题,东营区教育局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模式,首推校园安全“授渔”行动,政府“花钱”委托专业机构,通过“研磨一批优质培训课程、编排一批安全教育手舞、排查一批校园安全隐患、组织一批安全应急演练、建立一套安全检查标准、开展一批环境明察暗访”等“六个一”方式,推进安全教育普及化、安全预防常态化、安全演练效能化、安全检查标准化。区教育局在全省首创校园安全积分管理制度,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梳理细化为6大类12个量化考核指标,依托安全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全主体、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对全年量化得分低于60分的实行“一票否决”,倒逼学校安全管理发生了质的改变。东营区经验做法被山东省学校安全管理专题会议推广。
教师队伍量质齐升,教育服务“温度”不断升高
近五年,东营区综合采取公开招聘、总量控制、核增编制、争取省属公费师范生指标、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00名,研究生学历、副高级及以上教师占比5%,教师紧缺问题极大改善,师资结构明显优化。东营区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建设省市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29个,建立深度介入“基层学校、教师身边、日常课堂”的教研员联系点39处,培养各级名校长(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1483名,占教师总数比例达31.6%。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实施将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提高3%—4%、在省定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班主任津贴等20余项实事惠及教师,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东营区各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全部实行“5+2”模式,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100%,中小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同时,全面铺开中小学生午餐供餐工程,在建设中小学标准化食堂9所、增加餐位16289个的同时,面向社会遴选22家优质配餐企业,为暂时不能供餐的学校配餐,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午餐全覆盖。同时,针对“双减”问题,东营区建立26个成员单位参与的“双减”工作协调机构,长效建立周调度、半月通报等制度,在全市率先打出“开展一次民意调查、制定一校一案落实方案、组织一次培训机构座谈、签订一份规范服务合同、建立一套动态管理台账、开展一次地毯式专项治理、开设一条举报投诉专线”的一系列组合拳,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东营区教育人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擘画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打造黄河三角洲教育发展高地,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
-
在博物馆里学党史、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七一”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