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体验手工制作乐趣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日期:2021-12-11
浏览:
来源:
作者:传统文化网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更蕴含着丰富深刻的道德观念及人文精神,传统手工技艺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
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养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推动学生继承传统历史文化基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提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于2021年11月30日组织开展传统手工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传统文化科普讲座、传统手工制作,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责任感与自信心。
中国传统工艺品——风筝制作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人们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
中国传统手工艺——香包制作
香包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阵阵芳香,深深情怀。
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毛猴制作
猴子作为自然界的小精灵,它的机敏、活泼,透着一种天然情趣。这里讲的可不是自然界的猴子,而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品——毛猴。毛猴艺术将猴子的天然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完美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毛猴起源、历史背景等文化知识,在制作的过程中思路清晰,发挥创新。
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
刺绣的艺术,不仅在于制作,更在于传承,同学们在小小的书签上进行刺绣,感受传统手工艺术的精细手法。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品——布老虎制作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2008年6月7日,布老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布老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同学们通过布老虎的艺术创作,学会坚持集朴素与美观于一身的理念,认识到传统工艺需要针对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特点进行传承、保护及发展。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体验感受
奔腾不息的黄河,从历史的尽头流经现代的源头,流向未来。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赋予华夏大地独特的厚重,先哲们的思想是炎黄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古老的中华民族带着几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史从远古一路走来,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怀揣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在新中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学习、传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活动结束时,仍沉浸在快乐中的同学们纷纷展示出自己的优秀作品。通过本次体验手工制作,同学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了深入了解、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对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传承 弘扬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是每一名中学生都必须承担起的使命与责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必会怀揣浓浓的家国情怀,带着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教育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热点信息
-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
-
在博物馆里学党史、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七一”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