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高一语文备课组观看“贵州脱贫攻坚成就展线上展馆”
仍然记得“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时光飞逝,幸哉,贵州省没有拖后腿,按时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并且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减贫奇迹”。
2021年,部分“减贫奇迹”汇聚一堂,陈列于贵州美术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许多老师无法亲临现场参观学习,于是,我们决定“线上参观”!
2021年10月8日下午,高一党员活动室里,备课组成员们怀着肃穆的心情,用了很长的时间观看展览。
高一语文备课组正在参观“贵州脱贫攻坚成就展线上展馆”
从“中央大厅”到“谋划篇”,从“开拓篇”到“风采篇”,从“市州篇”到“展望篇”,又到最后的“回首篇”,虽然采用的是自动播放的形式观看,但大家时而会惊叹,时而会低语,时而会要求暂停,重点观看某一张的内容……整个展馆不大,但老师们似乎从中看到了贵州省脱贫攻坚的整个心路历程……大家脱贫纷纷表示:“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新起点,希望有机会能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铜中简史
1937年
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大片国土迅速沦丧。大批青少年流落大后方,衣食无着,无书可读,形势危急。国民政府决定“内迁学校,设置国立中学”。
1938年
4月2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周邦道率领来自华北、华东、中南等20多个省市460多所学校的3000名流亡师生,到铜仁创建“国立贵州中学”,不久定名“国立第三中学”,简称“国立三中”。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贵州省接办,更名“贵州省立铜仁中学”,简称“省中”。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贵州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贵州省铜仁中学”,简称“铜中”。
1950年
中共铜仁地委副书记、铜仁专员公署专员王立然兼任“贵州省铜仁中学”校长。
1963年
被定为贵州省省属重点中学。
1973年
定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简称“铜仁一中”至今。
1987年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到铜中考察调研。
1997年
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期间,会见其上海交通大学同学段开龄(段开龄早毕业于国立三中、系北洋政府临时执政、国务总理段祺瑞之孙)。
1998年
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1999年
通过贵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并获优秀等第。
2001年
成为贵州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2009年
占地500亩、投资6亿、建筑13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在川硐教育园区启动。
2014年
人社部、教育部命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4级新生入驻新校区。
2015年
2013级、2015级从傅家山老校区搬迁到新铜中。老校区整体移交碧江区人民政府,开办铜仁一中初级中学。
2016年
成为“贵州省一类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2018年
当年高考全省前10名2人、前100名11人,600分以上584人,北大清华录取13人,占当年清华北大在黔招生126人的10%。代泽斌老师入选国家高层次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2021年
先后输送6名优秀干部到贵州省思南中学、玉屏民族中学、铜仁一中实验学校、铜仁八中、铜仁二中和铜仁十五中任校长。
热点信息
-
7月3日,教育部在武汉召开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部片区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