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耀华京港学校“新”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升了北京经开区综合承载能力。北京经开区59.6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全覆盖的教育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北京经开区居民及各类产业人才子女教育需求。为整体呈现各学校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的精神风貌,从9月17日起,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办好人民满意的经开区特色教育”系列报道,通过区内各学校校长、老师、学生、家长的亲身感受,记录教育改革最新进程,全面展示北京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耀华京港学校占地178亩,建有标准足球场、体育馆、游泳馆、篮球馆等设施。学校目前全体教职员工总数为79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分为外籍教师20人,中籍教师34人。专任教师中持本科学历的有35人,硕士学历的有19人。中方教师平均教龄10年,外籍教师平均教龄12年。
校长说
培养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者
耀华京港学校校长 王浩镔
耀华京港学校始终秉持“光耀中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与愿景,融汇中西方教育的精粹,探索双语环境下的融合创新教育模式,竭力培养孩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孩子自信、健康的人格,成就既具备中国深厚文化底蕴、家国情怀又拥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学校采取中外籍双教师协作教学,为孩子营造一个沉浸式中英双语学习环境。中外籍教师共同备课教研,结合学校推行的“学习社区”理念,使用“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对课题的兴趣与参与度,鼓励自发探究,促成跨学科、体系化的项目式学习,力图使教与学形成积极互动、相得益彰的模式,培养学生成为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者。
围绕“双减政策”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在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中,将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更系统更广泛的设计和布局。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合理科学地规划课表,提高课程的多元、融合和拓展性。打通学科壁垒,为学生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以更多维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通过提供链接现实生活的学习语境,帮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有效性,探索个人认知的边界,发现新的知识领域,创造新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同时,学校将做好与社区、社会资源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优质的社会资源引起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促使学生个体的潜能能在多样的资源支持中得到挖掘和发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并为建构多元的社会生态储备人才。
学校希望在区域及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中,向同行学习教学工作经验,努力将探索创新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同行,互通有无,积极共创一个优质永续的教育生态。通过与行业的共同努力,培养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选择构建更加良性多元、充满可能性的环境。
作为耀华京港学校的校长,本人深耕教育行业20余年,与行业共同经历困局、转型与成长。教育行业敏锐反映着人民生活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我们希望在学校的发展变革中能以更开阔的视角去思考我们工作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办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教育,从更高的战略布局教育教学工作,从更具体的着眼点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接下来,我们希望突出对教学内容落实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能够达到有效的时间、学习有效的知识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成果实践,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也力求落实学生个体成长的有效性。为了完成该目标,我们将着力于培养教师团队,构建更加科学的学习课程,针对师生教学成果实施多元有效的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努力使学校不仅成为教学的场域,同时也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研究基地。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有志向于投身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为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
教师说
用兴趣体验推开语文教学之窗
耀华京港学校教师 李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可见,新课标中所强调的情境,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的意义。所以,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创设的真实情境。
去年我教授三年级的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春天,虽然北京的春天在二三月,但是可以带着孩子们去户外——寻找春天,通过感官体验(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探索北方春的特点,记录感受。自然而然,再进入《燕子》《荷花》的学习时,让孩子们分析、比较、鉴赏,那份感受会截然不同。
相对而言,写作应该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真情实感,是写作最为重要的部分。老师若能营造写作的情境,孩子们有了真正的体验,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在教授单元写作之前,我会将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告知孩子这篇写作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创设写作情境课。通过整合知识点、通过情境课、通过搭架子,告诉孩子,老师的这篇文章,是怎么写成的,结合了单元的哪些知识点,老师的文章是否符合写作标准,怎么可以帮老师改得更好。孩子写完后先根据写作标准自评,然后老师再点评。几个月下来,孩子们对写作越来越熟练,以至于自己一看写作题,就可以猜到写作标准是什么,应该怎么写,怎么能将文章写出新意,再来写出深度、写出高度,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没有了畏难情绪,孩子们就慢慢接受了写作这个伙伴。慢慢地沉浸其中,每一次有意识地将感受记录下来,将这个伙伴,融入到每一天的心情当中,也就习惯去写作了,爱上写作也就指日可待了。
热点信息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
-
7月2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疆维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