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到牛庄听戏”外国友人走进东营吕剧发源地
近日,山东科瑞集团的五位外籍工作人员——来自南非的JAMES、加纳的SIRLORD、巴基斯坦的SAADI、英国的OMAR、以及来自印度的SALMAN一起走进中国吕剧发源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在当地戏曲演员的指导下体验吕剧唱腔和表演技艺,学习戏曲,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
东营市牛庄镇是吕剧的发源地,吕剧主要创始人时殿元就出生于这个镇时家村。在当时曾流传着:“要听吕剧腔,请到时(时家)、谭(谭家)、武(东武)、杜(大杜)、张(东张)”的说法。因此说,吕剧是牛庄人的家乡戏。牛庄人爱吕剧,唱吕剧,从清光绪年间一直唱到现如今。如今,在牛庄镇有些家庭闲谈经常用戏腔,安排家庭活计经常用戏文。“一家人亮开嗓子就开腔,一台戏不用外人帮”;“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禾,饼子贴到门框上”。这些土的掉渣的顺口溜,就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吕剧发源地群众对吕剧艺术的喜爱和痴迷程度。
参加这次活动的五位外国朋友清一色地全是男士。SAADI来自巴基斯坦,是这几个人中中文说的最好的一个,在中国已经3年了。一开始在中国石油大学读书,毕业后因为纬科国际石油培训学院,他和东营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了解,SAADI是被纬科学院的商业模式和未来愿景所吸引,坚持留在了中国。中国拥有大量优秀的油气能源行业的人才,纬科学院可以将这些人才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并输送到国外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让中国的人才“走出去”,还能让那些渴求人才的国家得到想要的人才。
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除了投身工作以外,SAADI也很喜欢中国的生活。他说,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且他发现懂得越多的中文,在中国的生活就越有趣。现在的SAADI完全可以听懂中国话,还可以用中文做简单的交流。
体验活动当天,牛庄的工作人员为5位外国小伙儿详细介绍了吕剧的发源成因,创始人情况,包括吕剧的特色、特点和发展成就等。
了解完吕剧的发展史,大家直竖大拇指,相谈甚欢之下吕剧演员们邀请他们为牛庄吕剧题句话。来自加纳的SIRLORD,性格开朗。他很快地进入了状态,写了“小吕剧”三个大字,大家都觉得他很有天赋。巴基斯坦的SAADI对于自己的“处女作”也很满意,他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这样就可以和家乡的朋友们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了。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小伙们拿起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一起拍了一张合照。
之后,在牛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又参观了吕剧剧目的排练现场,并体验了一把演唱吕剧配乐器材。在交流中,聊得兴起的几位外国友人向吕剧演员们要来了戏服,学习起了吕剧的表演身段。来自印度的SALMAN告诉记者,中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热点信息
-
“家国六百年 明月照古今”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以纯公益性(0元抢票)形式首演...
-
戏曲创作优秀案例评审工作已于日前结束,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至5月16...